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袁中新

袁中新

特聘教授

Phone07-5252000 #4409WebsiteContact by E-mail

空氣污染實驗室

空氣污染控制工程
氣膠微粒控制工程
空氣品質監測及管理
大氣污染化學及擴散模式
廢棄物資源化與處理

目錄著作 指導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學士(民國71年)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民國75年)

美國伊利諾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民國78年)

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民國78-81年)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民國80-95年)

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民國90-92年)
國立中山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民國91-92年)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民國98-101年)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民國96年起)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合聘教授(民國103年8月-今)

國立中山大學特聘教授(民國108年2月-今)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民國108年1月-8月)

財團法人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董事兼執行長(民國108年1月-8月)
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民國108年9月-109年6月)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民國110年8月-112年7月)

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民國112年-今)

1.曾於1989年3月獲得美國空氣污染控制學會 (Air Pollution Control Association) 密西根湖分會 (Lake Michigan Section) 論文獎第一名,同年6月代表該分會參加該學會於加州洛杉磯市舉行之第82屆年會,並以「The Improvement of Spray Dryer Sorbent Properties through Select Additives : Hygroscopicity and Solubility」獲頒博士組論文獎第一名。
2.指導研究生陳俊銘發表「台灣地區室內空氣品質特性研究」論文,獲頒1993年OCESA最佳論文獎。
3.曾於1995年獲國家科會委員會及德國學術交流基金會(DAAD)獎助赴德國杜塞道夫工業大學進行短期訪問及演講。
4.2001年12月學術論文「二氧化鈦光觸媒改質及四氯乙烯轉化率及礦化率之探討」(J. of Chinese Inst. of Environ. Eng., Vol.8, No.1, pp.11-22),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度「梁文傑教授紀念論文獎」。
5.2002年12月學術論文「軸向通風隧道空氣污染物傳輸之模擬研究」(J. of Chinese Inst. of Environ. Eng., Vol.11, No.4, pp.237-244),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學術年度論文獎」,並獲推薦代表學會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學術論文獎」。
6.曾獲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通識教育課程獎助,「環境科學導論」(90-93學年度),「公害防治與環境管理」(90-93學年度)。
7. 獲頒國立中山大學傑出教學獎(85學年度)及工學院傑出教學獎(89學年度)。
8.曾獲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獎助赴哈爾濱工業大學進行短期研究與講學。(2003.7)
9.曾獲聘擔任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兼任副教授(1992.9~1993.8)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合聘教授(2014.8~2022.7);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2004.8~2016.7)及兼職博士生導師(2006.1~2016.7);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客座教授(2007.6~2010.6);中國科學院區域大氣環境研究卓越創新中心特聘客座研究員(2016.10~2019.9);廈門大學兼職教授(2009.6~2018.5)。
10.曾獲邀擔任「中國顆粒學會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之大會專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講題為「大陸沙塵暴對台灣地區懸浮微粒物化特性之影響」(2004.8)。
11.曾獲國家科學委員會獎助赴大陸內蒙古自治區進行大陸沙塵暴之移地研究 (2005.7)。
12.曾獲邀擔任「第二屆海峽兩岸氣(溶)膠學術研討會」之大會專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講題為「大陸沙塵暴對台灣地區之影響及兩岸共同研究之課題」(2005.8)。
13. 2005年學術論文「開徑式光學遙測法與定址式抽氣量測法之實測比較」,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化學研討會暨年會論文獎」。
14. 2005年學術論文「Evaluating the Influence of PCDD/F Emission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s on Ambient Air by PCDD/F Concentration Isopleth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 of Chinese Inst. of Environ. Eng., Vol.14, No.2, pp.107-116),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度學術論文獎」。
15.指導研究生參加「2005年中華民國氣膠研究學會年會」,獲頒青年氣膠創意競賽優勝(吳怡貞、林志逢、蔡協宏)。
16. 指導研究生參加「2006年中華民國氣膠研究學會年會」,獲頒青年氣膠創意潛力獎(劉乙琦、底宗鴻)。
17.2007年學術論文「原物料堆風蝕揚塵逸散量實測及方法建立」,獲頒第九屆全國氣溶膠會議暨第三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大會優秀論文獎。
18.2007年學術論文「Effects of Sea-land Breeze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s around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th Taiwan」,獲頒「第十九屆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19.指導研究生參加「2008年台灣氣膠研究學會年會」,獲頒青年氣膠創意人氣王競賽優勝(覃偉民)。
20.2008年學術論文「應用熱重分析技術探討加硫改質對活性碳吸附氣相氯化汞吸附效能之影響」,獲頒第二十屆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會暨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21.2008年學術論文「金廈地區大氣懸浮微粒污染源解析及傳輸路徑分析」,獲頒第二十屆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會暨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22. 指導博士生參加「2008年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二十五屆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獲頒空氣污染控制技術博士生英文論文競賽第二名(陳威錦)。
23. 2008年學術論文「大廈門灣高污染期間懸浮微粒化學成份特性分析」,獲頒中國顆粒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研究生優秀論文獎。
24. 曾獲邀擔任「第六屆海峽兩岸沙塵暴與環境治理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之大會專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講題為「亞洲沙塵源地之定位解析–化學方法與傳輸軌跡之比較」(2008)。
25. 2009年學術論文「Effects of Sea-land Breezes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Gaseous Air Pollutants around the Coastal Region of Southern Taiwan」(J. Environ. Eng. Manage., Vol.18, No.6, pp.387-396) ,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度學術論文獎」。
26. 2009年學術論文「Long-Range Transport of Asian Dust and Air Pollutants to Taiwan」(Terr. Atmos. Ocean. Sci Journal, Vol.15, No.5, pp.759-784),獲頒CGU Annual Meeting Most Cited Article Award (最佳被引用論文獎)。
27. 指導研究生參加「2009年國際氣膠研討會創意氣膠青年競賽」,獲頒氣膠創意霸主獎(錢立行)。
28. 曾擔任「南區技專校院產學合作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環境組評審(2009、2011)。
29. 2010年學術論文「高污染石化工業區上下風處揮發性有機物垂直剖面分佈之探討」獲頒OCESA最佳論文獎。
30. 2010年學術論文「工業區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標準訂定之初探」,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
31. 2011年6月獲頒中國工程師學會「100年十大傑出工程教授獎」。
32. 2011年學術論文「台灣地區大氣汞濃度及排放量空間分佈分析」,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化學研討會年會論文獎。
33. 2011年學術論文「Physicochemical Fingerprints of Particulate Matter Emit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in Kin-Xia Region」,獲頒7th Asian Aerosol Conference, Outstanding Poster Presentation Award (最佳海報論文獎)。
34. 2011年學術論文「高雄都會區環境敏感點大氣汞濃度時空分佈及環境因子」,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暨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35. 曾獲邀擔任「2011細懸浮微粒標準制定及管制策略研討會」專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2011)。
36. 2012年學術論文「芳香烴揮發性有機物於污水處理廠傳輸途徑之探討」,獲頒第一屆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獎。
37. 2013年學術論文「高溫環境下V2O5/TiO2光催化氧化氣態元素汞之研究」,獲頒第三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澎湖論壇大會最佳論文。
38. 2013年學術論文「應用WRF-Chem模式研析熱帶氣旋對台灣海峽大氣臭氧濃度變化之影響」,獲頒第三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澎湖論壇大會最佳論文。
39. 2013年指導博士生申華臻獲頒「102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種子人才培訓營」第二名。
40. 2013年學術論文「雙馬地區冬春季高濃度懸浮微粒指紋特徵及污染源解析」,獲頒2013 A&WMA Reg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Resources and Air Quality Management & 2013永續資源與空氣品質管制國際研討會暨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41. 獲邀擔任2013 T&T International Aerosol Conference Keynote Speaker,Topic :「Visu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Forecasting, and Improvement」(2013)。
42. 2014年指導博士生葉耀仁獲頒「財團法人慶恩教育基金會綠色科技論文獎」博士生組優勝。
43. 2014年指導研究生蘇彥綸、張正馳、李宗璋,發表學術論文「馬祖地區空氣品質劣化期間PM2.5及PM10之化學指紋特徵及污染源解析」,獲頒第四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福州論壇優秀論文獎。
44. 2014年指導博士生申華臻、葉耀仁發表學術論文「WO3改質TiO2光觸媒高溫環境下提高氣態元素汞氧化效能之研究」,獲頒為「第二十六屆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會暨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45. 2014年指導研究生凌夢丹、葉耀仁、陳正彬發表學術論文「利用碳酸氫銨溶液處理廢鉛蓄電池中鉛膏之再利用技術研究」,獲頒為「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46. 2014年「第四屆山海論壇」,獲頒中山大學及廈門大學最佳合作論文獎(獎金五萬元台幣)。
47. 2015永續性產品與產業管理國際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工業污水處理廠溫室氣體排放與減量策略研究-以南部某工業區污水為例」,獲頒為最佳論文獎(Certification of Best Paper Award)。
48. 獲邀擔任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note Speaker,Topic :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and Visu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Forecasting,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2014.9)。
49. 2015年指導博士生楊文彬參加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與高雄市儀器商業同業公會主辦高雄市第八屆國際儀器展,發表學術論文「利用在線連續監測技術探討污水處理廠溫室氣體逸散濃度」,獲頒壁報論文比賽佳作獎。
50. 2015年指導研究生蘇彥綸、莊學龍、曾佑綸、李宗璋發表學術論文「馬祖地區細懸浮微粒晝夜濃度變化及污染源指紋特徵分析」,獲頒「第五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高雄論壇優秀學生論文獎」。
51. 2015年指導研究生卡馬拉、楊文彬發表學術論文「Influence of Sludge Concentration, Retention Time and Aeration Rate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an Aerobic Biological Processe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獲頒「第五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高雄論壇優秀學生論文獎」。
52. 2015年獲頒澳門環境科技研究協會海峽兩岸四地環境科技論壇獲頒「傑出貢獻獎」。
53. 2015年指導研究生莊學龍、李宗璋與海科系宋克義教授、陳明宏、黃康明共同發表學術論文「東沙島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時空分佈及化學成份解析」,獲頒第十二屆全國氣溶膠會議暨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優秀海報論文獎。
54. 獲邀擔任「第十二屆全國氣溶膠會議暨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之大會專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講題為「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PM2.5) over Coastal and Offshore Regions around the Taiwan Strait」(2015)。
55. 2015年指導研究生蔡孟延、周政皓與羅津晶教授(廈門大學)共同發表學術論文「台灣海峽周邊地區大氣汞污染之時空分佈及跨境傳輸」,獲頒「第17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 。
56. 2016年指導研究生蔡承斌、楊文彬,發表學術論文「濱海鹹水人工濕地溫室氣體排放趨勢與碳收支解析」,獲頒「第六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泉州論壇」優秀論文獎。
57. 2016年於「中國顆粒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over Sea and Islands in the Taiwan Strait for Sampling Cruises」,獲頒優秀論文獎。
58. 2016年獲頒中國顆粒學會三十週年學術研究「特殊貢獻獎」(2016.8)。
59. 獲邀擔任「第二十三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暨2016細懸浮微粒(PM2.5)管制與健康照護研討會」專題演講與談人(2016)。
60. 2017年獲邀中國醫藥大學專題演講,講題為「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during the Episodes in Kaoping Air Quality Zone」(2017.7)。
61. 2017年指導研究生謝世鴻發表學術論文「海岸鹹水型濕地不同植物相溫室氣體釋放通量及淨初級生產量之季節變化趨勢分析」,獲頒「第七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台北論壇」最佳論文獎 (2017.8)。
62. 2017年授指導研究生洪國寧、陳亭碩、蔡孟延發表學術論文「巴士海峽週邊地區不同型態大氣汞氣固相分佈及日夜、季節變化趨勢分析」,獲頒「第18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 (2017.11)。
63. 2017年授指導研究生楊宗謀、申華臻、姜彧波、洪崇閔發表學術論文「台灣南部地區冬、春季節空氣污染事件日PM2.5之時空變化、化學指紋特徵、污染來源解析」,獲頒「第18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 (2017.11)。
64. 2017年獲邀擔任「第二十四國際氣膠科技研討會2016細懸浮微粒(PM2.5)管制與健康照護研討會」與談人。
65. 2017年獲邀擔任「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氣膠技術研討會-源解析受體模式論壇」與談人。
66. 獲邀中國醫藥大學風險分析中心專題演講,講題為「都會區能見度觀測、預報及視覺空氣品質管理」(2018.1)。
67. 2018年指導研究生黃相文、王詩雯發表學術論文「創新性奈米CeO2/TiO2光熱觸媒表面特徵分析及較低溫環境下對Hg0光熱催化氧化效率之探討」,獲頒「第八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武夷論壇」二等獎 (2018.8)。
68. 獲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專題演講,講題為「空氣中氣膠微粒之物化特性及影響」(2018.10)
69. 獲邀擔任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專題演講(Chair Speaker),講題為「高雄市空氣污染改善策略及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行動方案」。(2018.11)
70. 2018年指導研究生王詩雯、黃相文、楊鈞筑發表學術論文「以自製CuO/TiO2及CeO2/TiO2改質觸媒光熱催化氧化氣態Hg0之比較研究」,獲頒107年度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環境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傑出海報論文獎。(2018.11)
71. 2019年指導學生顏柏軒、鄭柏宏、吳建興發表學術論文「高污染日不同高程PM2.5物化特性及污染源解析」,獲頒「第19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MTEPC) 」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2019.5)
72. 2019年指導研究生顏柏軒發表學術論文「不同噴水技術應用於料堆抑塵之實場測試」,獲頒「第九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論文佳作。(2019.8)
73. 2019年指導研究生林俊宏發表學術論文「化製廠排氣特性分析及臭氧洗滌法處理排氣中揮發性有機物之研究」,獲頒「第九屆海峽兩岸環境與生態會議-宜蘭論壇」論文優等獎。(2019.8)
74. 2019年指導研究生楊鈞筑、林組貝、施晴薰發表學術論文「以自行製備CuO/TiO2及CeO2/TiO2改質觸媒創新應用於光熱協同催化氧化氣態Hg0之研究」,獲頒「中山大學工學院聯合專題競賽與展示」第二名。(2019.11)
75. 2019年指導研究生楊鈞筑、林祖貝、黃相文、王詩雯發表學術論文「以自製單一及複合金屬改質TiO2觸媒光熱催化氧化氣態Hg0之比較研究」,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暨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獎」。(2019.11)
76. 獲邀「第十六屆海峽兩岸氣溶膠技術研討會」之大會特邀報告,講題為「工業城市細懸浮微粒污染治理的理論與實踐」(2019.11)。
77. 2020年與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合作獲得財團法人台灣永續供應協會Green Circular創新技研競賽入圍,並獲推薦參加「2020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2020.4)
78. 2020年與高雄大學袁菁教授共同指導研究生林祖貝參與台灣永續供應協會Green Circular創新技研競賽榮獲佳作獎。(2020.9)
79. 2020年指導研究生林組貝、施晴薰、鄭吉仁、曾佑綸發表學術論文「以水熱法製備TiO2{101}及CeO2/TiO2{101}光熱觸媒催化氧化氣態Hg0之比較研究」,獲頒「中山大學工學院聯合專題競賽與展示」第三名。(2020.10)
80. 2020年指導研究生楊鈞筑發表學術論文「在多重污染氣體及較高溫度環境下CeO2/TiO2及CuO/TiO2光熱觸媒對氣態元素汞氧化效率及反應機制之探討」,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會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特優論文獎」。(2020.11)
81. 2021年指導研究生林祖貝碩士論文獲頒2021年度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張能復教授紀念論文獎」。(2021.11)
82. 2021年指導研究生鄭吉仁、林祖貝發表學術論文「 TiO2{001}及CeO2/TiO2{001}自製觸媒在高溫環境下元素汞及一氧化氮之去除效率」,獲頒「110年度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年會暨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獎。(2021.11)
83. 2022年指導研究生蔡子揚、鄭吉仁、陳亭諭、蕭媄云發表學術論文「以還原氧化石墨烯建構Z型異質結CeO2/TiO2光催化氣態元素汞之效率探討」,獲頒「中山大學工學院111學年度聯合專題競賽與展示」第一名。(2022.11)
84. 2022年指導研究生江冠臻碩士論文獲頒2022年度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張能復教授紀念論文獎」。(2022.11)
85. 2022年指導博士生鄭吉仁、研究生蔡子揚發表學術論文「添加rGO結合CeO2/TiO2複合光(熱)觸媒在高溫環境下有效提高氣態元素汞(Hg0)之氧化效率」,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2022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2022.11)
86. 2023年指導博士生曾佑綸、研究生黃國威發表學術論文「Chemical Fingerprints and Source Resolution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PM2.5) in an East Asian Industrial Seaport Based on Regular Measurement Data」,獲頒2023 T&T & ICOSE「Distinguished Oral Presentation」。(2023.1)
87. 2023年指導博士生顏柏軒、曾佑綸、研究生曾俊浩、江冠臻、黃國威發表學術論文「Temporospatial Varia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ource Resolution of Fine Particles (PM2.5) in the Southeastern Taiwan Island」,獲頒2023 T&T & ICOSE「Distinguished Poster Presentation」。(2023.1)
88. 獲邀「台灣濕地學會年會暨第十二屆台灣濕地生態系研討會」之大會專題演講人(Keynote Speaker),講題為「海岸人工和天然濕地溫室氣體排放特徵及其在碳中和目標扮演之角色」(2021.5)。
89. 獲邀法國巴黎「2 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Green Energy」專題演講「Toward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Contribution of West and East Passages on Marine PM2.5 in East Asia」。(2023.3)
90. 獲邀廈門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生態與環境講壇」專題演講「海洋細微粒(PM2.5)濃度之季節與日夜變化、化學指紋特徵及污染源解析-東沙群島連續三年長期觀測資料」。(2023.7)
91. 2023年與陳威翔教授共同指導學生榮獲2023年精準環境醫學國際研討會「壁報論文優秀獎」。(2023.5)
92. 2015年曾擔認中華民國教授學會產學合作指導顧問暨評鑑委員會評鑑委員。
93. 2016年獲科技部獎助赴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氣膠研究中心進行短期研究與講學。
94. 2018年擔任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能源之星-能源科普影片競賽」評審委員。
95. 2020年獲頒國際空氣與廢棄物管理學會(A&WMA)之2020年環境教育獎(International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s 2020 Lyman A. Ripperton Environmental Educator Award) 。(2020.6)
96. 2020年當選國際空氣與廢棄物管理學會(A&WMA)會士(Fellow)。(2020.6)
97. 2021年獲頒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學術研究類工程獎章。(2021.11)
98. 2022年當選亞洲氣膠研究國際聯盟(Asian Aerosol Research Assembly; AARA)之會士(Fellow)榮譽。(2022.6)
99. 2023年獲選日月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講座教授。(2023.1)
100. 2020年榮獲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研究優秀學者獎(獎金三萬元台幣)。(2021.4)
101. 2011年獲頒中山大學工學院教學優良獎;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產學研究績優教師;2010年、2011年(99學年度)、2012年(100學年度)、2013年(101學年度)、2014年(102學年度)皆榮獲中山大學教學績優教師;2015年(103學年度)、2016年(104學年度)獲頒中山大學通識中心教學績優教師。
102.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獲頒學術研究績優教師。
103. 2015年產學計畫榮譽得主。
104. 101學年度開設之「環境科學」、102學年度開設之「污染防治與環境管理」及104學年度開設之「環境科學」、109學年度開設之「英文論文寫作」「環境科學」經評量為教學優良課程。
105. 103學年度獲教育部補助專案經費執行磨課師課程推動計畫「環境科技與保護」。
106. 2012年獲頒國立中山大學「國際期刊論文被引用獎勵」(獎金三萬元台幣)。
107. 2012年當選台灣氣膠研究學會(TAAR)首屆會士(Fellow)。
108. 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
109. 曾擔任亞洲氣膠國際聯盟(AARA)理事代表(三屆)。
110. 曾擔任空氣與廢棄物管理學會 (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台灣分會會長(二屆)、理事主席(一屆)及榮譽理事主席(永久),並協助多項國際學術研討會之籌辦工作。
111. 曾擔任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二屆)、理事(四屆)、監事(三屆),並兼任空氣污染環境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二屆)、國際關係委員會主任委員(二屆)、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一屆)。
112. 曾擔任台灣氣膠研究學會理事(五屆)、常務理事(三屆)、常務監事(一屆)、副會長(兩屆)、會長(一屆)及榮譽會長(永久)。
113. 曾擔任中華民國環保科技協會理事(連任三屆)及監事(一屆)。
114. 曾擔任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理事(二屆)、監事(一屆)。
115. 伊利諾大學在台校友會候補理事(一屆)。

空氣污染工程學(3學分)
空氣污染控制設計(3學分)
空氣污染物採樣與分析(2學分)
空氣品質管理專題(3學分)

1. 具有自動風向辨識之空氣採樣系統,中華民國專利證號175281。2002年8月。
2. 含硫粉狀活性碳之製備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196617,2004年2月。
3. 大氣能見度自動偵測分析技術,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220175。2004年8月。
4. 洗街車及其噴嘴,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223682。2004年11月。
5. 自動控制之能見度光學觀測系統",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251788。2006年3月。
6. 填充式球載納米TiO2氣體淨化組合裝置,中國大陸專利證號:ZL200610009963.3。2006年4月。
7. 具有自淨能力的活性碳纖維及其製備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257375。2006年7月。
8. 含粉狀活性碳之光觸媒及其製作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267400。2006年12月。
9. 移動式垂直懸浮微粒及氣象參數剖面同步監測系統,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312863號。2009年8月。
10. 可拆卸式近地面垂直高程空氣採樣系統,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314210號。2009年9月。
11. 節能型光觸媒有機氣體處理系統,中華民國新型證號M411280號。2011年9月。
12. 一種利用固態含碳吸附劑降低裂解油含硫量之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349700號。2011年10月。
13. 光觸媒電子濾網空氣淨化裝置,中華民國新型證號M424473號。2012年3月。
14. 一種具奈米光觸媒之活性碳纖維紙,中華民國新型證號M440815號。2012年11月。
15. 碳黑表面修飾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385216號。2013年2月。
16. 氣相元素硫加硫改質粉狀活性碳之製備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513654號。2015年12月。
17. 複合加硫改質粉狀活性碳之製備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513655號。2015年12月。
18. METHOD FOR PREPARING COMPOSITE SULFUR-MODIFIED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美國專利證號US9,302,249B2號。2016年4月。
19. 塗覆觸媒於光滑的顆粒狀物體表面之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630028號。2018年7月。
20. 以環保碳黑結合矽源製備碳化矽系統及其方法,中華民國專利證號I784239號。2022年11月。
21. 異味汙染物溯源方法及其偵測系統,中華民國專利申請號第112110050。2022年11月。